为了支持和监督区政府按照年初工作报告的承诺,落实办理民生实事,推动我区民生事业持续发展,根据区人大常委会《关于开展区政府承诺民生实事办理落实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》安排,12月上旬,区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调研小组,在常委会领导带领下,分别深入各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,对2016年区政府承诺民生实事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民生实事推进情况
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落实办理工作,按照“保基本、兜底线、促公平”的思路,结合我区实际情况,围绕年初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重点项目,明确任务分工,强化责任意识,探索改革措施,狠抓工作落实,有效推进了各项民生工程。至今为止,有关重点民生项目总体上落实到位,基本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。
(一)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。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。新建8个公交站场,新增95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和公共自行车2000台,做好新增公交线路配套设施,满足公交扩容的需要,提高了公共交通出行的吸引力。根据“一岗双责”的要求,完成28个村(居)环境服务站建设,建成15个黑烟车电子抓拍点,有力加大了环境监控力度。进一步完善社区康乐设施配套。105个行政村(社区)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通过验收,建成和升级69个“读书驿站”。加快社区公园的改造提升,完成了改造提升30个社区公园,新增公园面积约36.56万平方米,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场所,较好地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。严格按照“五防”要求狠抓防控体系建设,积极推进村居治安联防联控,建立健全严打犯罪工作新机制,保持高压打击态势,不断强化公共安全管理,推进社区警务专职化建设,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。
(二)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一是多措并举提升教育发展水平。通过出台《南海现代职业教育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(2016-2018)》,合理调整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,推进“三大提升工程”,成立南海高校产学研促进会和南海职业院校“政、校、行、企”协同创新联盟,开展现代学徒制推广活动,加快了职业教育内涵提升。通过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,以建设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工作为学前教育的重点工作,预计今年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率可达到80.2%。此外新建学校2所、异地重建学校1所,扩建学校7所,增加了10005个优质学位,另招收了3483名插班生,大力均衡了优质教育资源。二是全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。通过制定《佛山市南海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》(2016-2020年),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,开展“南海区基层医疗机构布局规划研究”,在全区各个片区谋划布置和创建6所高水平医院,全面放开医疗机构设置审批,进一步完善准入、规范审批流程等有效措施,科学布局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。通过着力推进智慧医疗服务,开发启用微信预约挂号和支付平台,惠及注册用户8万余人,优化了南海区医疗服务流程,有效提升了就医体验。通过深入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综合服务,检查人数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58.9%。三是稳定和扩大就业。通过出台和落实一系列创业就业政策,多渠道搭建创业平台,加强线上线下平台就业服务,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截止11月,累计创业人数达到1163人,新增就业人数24562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.28%。四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,整合全区医疗、公安、消防、家政、心理慰藉等多级机构带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,覆盖服务全区老年群体。着力建设社区幸福院,目前社区幸福院落实场地35家,17家于今年挂牌试营运。
(三)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完善。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优化服务措施等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,加强信息管理,深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,提高个人社保权益。通过新建、购买等方式筹集了保障性住房2377套,目前全区共有保障性住房房源约18766套,分配率约为82%,超额完成各项任务。此外,还对原来的《佛山市南海区保障性住房管理实施细则》进行适当修订和完善,扩大了住房保障覆盖面,惠及了更多群众。食品药品安全更加放心。通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完善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,建成7个食品集中加工中心,着力提升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建设及管理水平。通过在全区配备9台流动检测车,在102家市场建成检测室,打造各类“食品安全示范单位”,集中力量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,打击违法犯罪活动,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。
二、民生实事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
民生项目作为一项惠民工程,牵涉部门众多,工作内容庞杂,目标任务繁重。虽然区政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,但随着实际民生需求不断增长,社会发展形势快速变化,仍然存在着个别民生工程进展滞后、部分工程效果与群众愿望还有差距等问题,制约着我区民生工程进一步发挥效益,市民群众在环境治理、社会治安、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养老等方面的反映仍比较强烈。究其原因,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:
(一)民生工程推进受客观因素制约。由于受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,部分民生工程的建设出现困难。比如,目前我区大部分医院的业务信息系统是2000年前设计的,历经十多年使用,设备大多已经严重老化,无法支撑现在的微信预约支付等服务。又如,由于国家、省、市等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补贴政策尚未明确,且目前已有的充电桩已满负荷运行,新规划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尚未建成,导致我区新增和更新公交汽车的民生任务未能完成。
(二)部分民生工作机制不够健全。部分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,由于建设管理队伍人手有限,工作措施手段单一,未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。部分职能部门认识不足、重视不够,相关评估、激励和监督机制尚未完善,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致使工作落实受到一定制约,项目推进不顺畅。例如南海着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,但缺少政策层面的互利互惠共赢发展机制,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,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、统筹运作,离深度合作还有较大差距。又如,食品安全监控、村级环境服务站等工作缺乏长效机制,导致工作效能不高,存在工作漏洞,需加强工作指引,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。
(三)部分民生工程建设规划滞后。随着城市建设管理理念的不断转变,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新形势、新问题,城市规划的前瞻性、科学性、持续性还得不到充分体现,部分规划之间缺乏协调联系。例如,部分保障房基于建设资金的压力,小区规划选址在低成本但配套设施相对不够完善的地方,导致建成后需更大成本完善配套,且对市民生活出行造成一定影响。保障房建设多数是通过新建、购买等方式进行筹集,物业管理质量难以保证,建设模式多样化有待优化。
(四)民生投入资源分布不均衡。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方面,中东部片区较好,西部地区相对较差,资源相对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。例如,我区东部公交比较发达,中西部镇街部分线路公交数量较少、班次间隔长,镇内和园区公交出行仍存在空白区域,跨镇公交出行出现交通死角等,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公交出行。又如,现有的69个读书驿站站点,建在大型楼盘或住宅区的占了过半数,驿站分布不均,不利于实现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城乡十分钟文化圈。
(五)民生项目宣传力度不足。民生事业发展需要社会各界、市民群众大力支持和参与配合,多方力量共同推进,才能实现最大惠民效果。目前民生工程舆论氛围仍不够浓厚,基层宣传力度不大,宣传实效不突出,受益群众知晓率不高。例如,社保新政策在基层村居宣传的实时性出现了滞后,基层群众未能及时熟悉新政策。读书驿站宣传不够,使用率不高。又如,社区幸福院不仅仅是老人的活动场所,更应该是南海宜居的品牌和标志,但目前社区幸福院建设中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,品牌意识不强,社区幸福院建设质量有待提升。
三、对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
(一)抓紧工程进度,保证项目完成质量。要围绕全年的民生任务目标,对已完成的民生项目,加强监督检查,巩固工作成果,充分发挥项目效益。对个别进度滞后的民生项目,要强化调度协调,加大推进力度,力争早完工、早投用。对年内难以完成的民生项目,要认真分析原因,科学制订计划,采取有力措施,克服困难,加强后续跟踪办理。
(二)强化统筹协调,形成良好工作合力。民生事业发展涉及群众多方面、多层次的需要,也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。区政府要加强对民生事业的整体规划,进一步健全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,加强对落实民生工作力量的统筹,促进民生项目协调发展,提高民生工程建设的效率。对于部分缺乏政策支持的项目,要积极主动和上级部门沟通对接,争取早日取得政策突破,扫除民生项目建设的障碍。
(三)完善科学规划,促进整体协调发展。区政府要充分考虑我区城乡发展的形势变化和群众的实际需求,在更高层次上加强规划引领,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平。根据各镇街发展实际,优化东中西三片区的资源配置,加强基层软件和硬件的建设,实现供需平衡。
(四)加强保障投入,推动工程持续实施。民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,需要长期可持续的有效投入和监督保障。因此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民生工程建设的资金、人力和物力投入,加快人才引进,不断加强对资源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,保障民生工程健康有序运行,进一步践行共享发展民生的理念,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与时俱进的民心工程。
(五)加大宣传力度,引导社会共同参与。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,离不开群众的主动参与。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、采取多种方式,将我区各项民生事业的相关惠民政策措施、民生工程实效广泛宣传,务求让群众了解、理解、监督和支持民生工程实施,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民生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,充分发挥民生工程的影响力,进一步提升民生事业发展的成效,从而加深全区人民对幸福南海的切身体会,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。
佛山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
2016年12月20日
主办单位: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代表大会 地址: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88号C座
联系电话:0757-86228549 电子邮箱:rd_bgs@nanhai.gov.cn 邮政编码:528200
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技术支持 粤ICP备2022073508号-1 (广东省信息安全指引) [佛山公安网站备案编号:44060502000167]